主页 > 人工智能 > 正文
人工智能的成果和效益?

 2025-01-23 14:26    中川科技  

一、人工智能的成果和效益?

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己为人类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专家系统就是一个例子“随着计算机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推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状况,只有在经济形势向好的前提下,才会有其它方面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20多年来,人工智能的运用,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经济领域、空间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设计和制造等众多领域,并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人工智能科技成果?

人工智能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持续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变革。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科技成果:

1. **超大规模模型**:AI基础理论研究逐步深入,超大规模模型已经进入万亿参数级别,这些模型能够处理和学习巨量的数据,提供更加精准和复杂的数据分析能力。

2. **多模态和无监督学习**:在多模态学习方面,AI系统现在能够理解和整合来自不同类型(如文本、图像、声音)的数据,提高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无监督学习则让机器能够在没有明确指导的情况下自我学习和提升。

3. **智能芯片**:我国在智能芯片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多家公司如华为、寒武纪等推出了不同设计架构的智能芯片,这些芯片专为AI计算优化,提高了运算效率和能效比。

4. **开发框架和通用大模型**:新的开发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出现,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强大和灵活的工具,以便快速构建和部署AI应用。

5. **实用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从理论研究走向实用化,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6. **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加速了AI技术的应用,新业务和操作数据集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对AI技术的需求和创新速度。

7. **国际研究报告**:例如清华大学科技情报大数据挖掘与服务系统平台AMiner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1-2020》,总结了过去十年人工智能的重要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蓝图。

8. **历史里程碑**:IBM的深蓝超级计算机在1997年击败了世界国际象棋冠军,成为人工智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综上所述,这些成果标志着人工智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可以期待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三、人工智能发展的阶段和成果?

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这五个阶段:

(1)萌芽阶段,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共同研究了机器模拟的相关问题,人工智能从此正式诞生;

(2)上世纪60年代是人工智能的第一个发展黄金阶段,该阶段的人工智能主要以语言翻译、证明等研究为主;

(3)瓶颈阶段,上世纪70年代经过科学家深入的研究,发现机器模仿人类思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难以用现有的理论成果构建模型;

(4)已有人工智能研究成果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5)平稳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人工智能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分布式主体,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四、人工智能的三大成果?

热门技术一:强化学习

毫不夸张地说,2019年人工智能的现状就是强化学习回归的一年。简单介绍一下强化学习,它是机器学习中的一个领域,强调如何基于环境而行动,以取得最大化的预期利益。其灵感来源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即有机体如何在环境给予的奖励或惩罚的刺激下,逐步形成对刺激的预期,产生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习惯性行为。其实强化学习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了,并不算什么新技术。在2016年,AlphaGo击败李世石之后,强化学习融合了深度学习技术大放异彩,成为这两年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围绕强化学习开展的工作越来越多,这些工作重新唤起了学术界对强化学习的信念。在过去,人们曾经认为强化学习效率低下,过于简单,无法解决复杂的问题,甚至连游戏的问题也不能解决。而现在,强化学习最大的应用场景反倒是游戏了。

热门技术二:自然语言处理

自2018年底以来,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过去的词嵌入转移到预训练语言模型,这是自然语言处理从计算机视觉中借鉴来的一种技术。自Google BERT 、ELMo 和ulmfit等系统在2018年底推出以来,自然语言处理一直风头正茂。但今年的聚光灯被OpenAI的 GPT-2给“夺走了”,它的表现引发了人们对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道德使用的大讨论。目前,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场景比较广泛,像是机器翻译、打击垃圾邮件、信息提取、文本情感分析、自动问答以及个性化推荐等等。

热门技术三:计算机视觉技术

对人工智能来说,创造虚假但又逼真的人物和物体的图像,已经不再是前沿领域了。从 2014年生成对抗网络的引入 到 2019年NVDIA开源的StyleGAN,都在对此进行证明。2019年,人工智能创造的艺术品甚至脱离了过去几年的假设性讨论,成为了今天博物馆装置和拍卖 的一部分。

计算机视觉还被应用于一些具有重大商业和社会意义的领域,包括自动驾驶车辆和医学。但是,人工智能算法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自然是缓慢的,因为它们直接与人类生活直接互动。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些系统还不是完全自主的,它们的目的在于支持和增强人类操作员的能力。

五、中国成立后的成果?

新中国的成就主要有:

1、“两弹”的成功研制

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加强国防建设。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研制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2008年,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圆满成功,中国宇航员首次进行了出舱活动。意义: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

3、杂交水稻的培养与推广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为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激烈。建议与决策时间:1986年3月。又名: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

5、“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20世纪90年代。主要内容: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六、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哪些成果?

据报道,人工智能白皮书1日在京发布,白皮书预计,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到2020年或将达到2758亿元,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支出到2020年将达到325亿,占全球整体支出的约12%,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报道称,专家表示,过去五年,我们在感知智能,以语音视觉为主的很多领域不仅跟全球同跑,甚至出现领跑的状况。另外在认知智能,就是机器的推理和学习,这几年我们对这些技术已经充分掌握,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在进行一些提高性的创新。未来我觉得人工智能主要是中美之间的竞争。在原创上面,相对美国来说还是处于落后状况,尤其是对于一些特别基础性的、前瞻性的研究,他们相对来说更深入,我们要迎头赶上,未来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哪个国家能够掌握人工智能的话语权,它就会具备未来整个产业,甚至引领时代的话语权。与此同时我们的创业者更多的还是在人工智能方面做应用,基于第三方人工智能的集成,而我们看到在硅谷很多创业它是对于源头技术的创新,这方面我们有必要做更多的引导。希望中国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发展!

七、中国黄河文明成果?

华夏文明的主体是黄河文明,黄河文明的中心在中原地区,黄河文明的核心在河洛文化圈内。

河洛文化最大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都文化连绵不断。黄河文明形成期的五帝邦国时代,黄帝都有熊,颛顼都帝丘,尧都平阳,舜都蒲坂;黄河文明发展期的夏商周王国时代,夏都阳城、阳翟、斟鄩、老丘,商都亳、隞、相、殷,周都丰镐、洛邑;黄河文明兴盛期的帝国时代,西汉至北宋一直建都在西安、洛阳和开封。上述都城均在河洛文化圈内,几千年的建都历史,形成了具有极大影响的国都文化。这是河洛文化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树大根深的根文化是河洛文化又一特点,有许多文明源头都在这一地区。如最早出现的国家在这里,近年启动的文明探源工程所确定的四个重点即临汾的陶寺、郑州的古城寨、新寨和王城岗也在这里,《河图》、《洛书》和《易经》等被誉为传统文化源头的元典、华夏文化重要纽带之一的汉字也产生在这里。由于历史上各种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向四方播迁,甚至播迁到海外。据姓氏专家研究,中国一百大姓中有七十多姓的祖根或一支祖根源于中原。现在播迁在外特别是海外华人,多自称是“河洛郎”,并且前来寻根拜祖,河洛地区成为文化寻根和姓氏寻根的圣地。

第三,大一统的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传统的民族基因。善于吸收、包融、开放、凝聚的民族个性,在河洛文化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但最突出的还是大一统的民族基因,从邦国、王国到帝国的几千年中,人们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大,反对分裂,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优秀的传统现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凝聚力和灵魂。

八、人工智能四大成果?

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有:人机对弈、模式识别、自动工程、知识工程。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九、人工智能近四十年发展成果?

1起步发展期:1956年—20世纪60年代初

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后,相继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等,掀起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2

反思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

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的突破性进展大大提升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期望,人们开始尝试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研发目标。然而,接二连三的失败和预期目标落空使人工智能发展走入低谷

3

应用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中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专家系统模拟人类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实现了人工智能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从一般推理策略探讨转向运用专门知识的重大突破。专家系统在医疗、化学、地质等领域取得成功,推动人工智能走入应用发展的新高潮

4

低迷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中—90年代中

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专家系统存在的应用领域狭窄、缺乏常识性知识、知识获取困难、推理方法单一、缺乏分布式功能、难以与现有数据库兼容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5

稳步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中—2010年

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工智能的创新研究,促使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走向实用化

6

蓬勃发展期:2011年至今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泛在感知数据和图形处理器等计算平台推动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大幅跨越了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诸如图像分类、语音识别、知识问答、人机对弈、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突破,迎来爆发式增长新高潮

02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全球各国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大意义,纷纷着重发展,抢滩布局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十、中国的发展成果有哪些?

1、政治方面的成就:

港澳回归,一雪百年耻辱;

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

亚洲投行,由中国主导,打破日本美国控制的亚洲开发银行对亚洲基建方面的垄断。

杭州G20峰会,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

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

2、经济方面的成就

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

西气东输,保护环境,扫除雾霾。

南水北调,史无前例。

三峡大坝,世界第一

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龙。

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

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

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

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世界第一的三峡大坝

外汇储备N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国美国已经太多,所以中国不断减持美元。

3、体育方面的成就

北京奥运,世界最好的奥运会,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里约奥运会,中国发挥的不好,才得了金牌前三。想当年,中国都是奥运会金牌榜第一的国家。

4、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眼镜

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长征卫星,发生成功率、有效载荷都是杠杠的!

嫦娥工程,把飞船发射到月球。

天舟货运飞船,为太空站提供补给。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

两弹一星,国之重器

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号计算机,曾经的第一,现在的第二

量子卫星墨子号,世界独一无二

探索一号深海科考探测器船,探寻水下五千米的秘密

大型客机(C919),世界第三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31次赴南极,踏遍世界五大洋。

5、军事方面的成就

辽宁航母,大国霸权

东风21D,专打航母

中华神盾,数量占世界第二

预警飞机,从进口到出口

四代重歼,世界第二个能造四代重型歼击机的国家

大型运输机,战略运输

自造航母,百年梦想终成真

欧洲野牛,落户中国变中国野牛

双体穿浪导弹艇,世界上第一种双体穿浪军用船只

万吨大驱,世界只有2个国家能独自建造万吨神盾舰

战略核潜艇,和平捍卫者

和平方舟,唯一的专用医用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