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互联网+ > 正文
大数据杀熟的原因?

 2024-04-09 04:29    admin  

“杀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李先生最近就遇到过这个问题,新房装修,轻工辅料和橱柜衣柜都是找的朋友办的,结果并不比正常买便宜,附加赠品也少了不少,还要搭上请客吃饭还人情的钱。有些人做生意专门挣熟人的“信任钱”,因为熟人总是抹不开面子砍价或者挑质量,与陌生人购物挑三拣四相比,熟人的钱反而更好挣。

在大数据为王的今天,“杀熟”这件事不光是只出现在熟人之间,一些网络B2C平台也会利用大数据区分用户分别对待,使用频繁的用户就多收钱,新进用户就少收钱,这种事情经常出现在旅游出行、网约车等平台上,媒体也频频曝光,但是却屡禁不止,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大数据“杀熟”调查显示:有56.92%的被调查者表示曾被大数据杀熟,88.3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虽然从道德方面讲“杀熟”是透支信用变现,但是李先生认为,从趋势来讲,“杀熟”将成为一种常态,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被人逐渐接受。我们从买卖双方分别印证这个观点。

1、公司成本

前文说过,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平台运营核心,它的优势在于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为特定人群提供专属服务,增强用户的体验感。相比于技术的提升,我们的销售方式依然停留在过去,为了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平台把产品打包销售,用户购买会员或购买套餐,享受到需要的产品同时,又有很多不需要的产品被浪费掉。比如手机套餐中提供免费的电话时长与短信数量,我们把电话时长用完,但短信却没发几条;又比如视频会员,我们为了看一部电视剧买了会员,却无法看完所有的会员视频。从资源产出成本来看,没用到的资源就相当于浪费掉了。

这种打包销售看似公平,但却增加了公司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实现产品智能分发,让优品的真正价值无法体现。所以,在未来平台肯定会利用好大数据优势,精确定位每一位用户,进行用户“杀熟”,寻找愿意为产品多付钱的用户,为他们提供专属且优质的服务,次品逐渐被淘汰掉,这样企业成本降低的同时,利润也能得到提升。

2、用户体验

为满足众口难调的用户,平台只能产出或购买大量产品,打包起来销售,优品与次品一个价,这也就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久而久之优品制造者无法获得应有回报,产品的输出也就只求量不求质了。

对此解决的方法就是产品定制,比如我们家里使用的宽带,你每天用10GB是这个价,你每天用10MB也是这个价,这样其实也不公平,但是利用大数据“杀熟”,平台充分了解每个人的使用习惯,知道你在工作日使用宽带少,节假日使用宽带多,就可以在工作日开启宽带有偿分享功能,为你带来收益;在节假日为你提供专属服务包,增加带宽、极速客服、会员体验等等,虽然比别人多花了一点钱,但是产品与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

大数据让平台更加了解你,为你提供专属产品的时候,肯定会与别人相比产生一些价格差,我们不愿意接受价格差的原因,更多是源于价格差并没有让我们体验到产品优劣,很多平台利用大数据,只是为了向依赖平台的用户多收钱而已,这是让我们唾弃的。买卖双方是通过产品连接的,只有让大数据服务产品,使用户觉得钱花的值,才会让用户愿意被“杀熟”,当然,这种“杀熟”还需要用户慢慢地接受,就像是音乐服务一样,以前听歌都是免费的,现在听歌更多人愿意付费,这需要时间让大家的价值观逐渐改变。

相关文章